市场 | 刘运峰: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风向标在哪里?
艺术新星名单不断延展、现有的艺术机构扩张版图,这已经在全球艺术市场的变化中成为一种趋势。以家庭需求为侧重点的品味经济持续走热,国际高净值人群的资产多样化需求也在全球高通胀的现状中加速上升......这些变化似乎为中国画廊产业开创了新的机会——一些新的价值洼地和市场风口正在形成。
过去三年的国内艺术市场因为突发情况而不得不陷入展览和交易的停滞期,尽管经历了自给自足的内循环,但环境的种种不确定性也不同程度打击了艺术品价格信心指数。中国艺术市场超高价拍品的释出量和成交率虽然较去年有所回升,但市场的活跃度和拍卖行情若要恢复到以往的规模,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缓冲和信心的积累。
近日,随着佳士得上海十周年拍卖开启秋拍节奏,今年的香港首轮秋拍相继在香港苏富比、富艺斯香港、嘉德香港和保利香港的落槌中顺利结束;开拍国际、西泠印社、中贸圣佳等拍行也陆续结束了长三角地区的大拍。苏富比中国内地总部落户上海的消息更是拉开了内地拍场国际化争锋的局面。不可否认,以上海为核心,辐射杭州和南京等地的长三角地区的市场潜力正在被激活。
后疫情时代之下西方当代艺术对中国的吸引力似乎逐渐式微。中国本土艺术家的创作越发成为藏家收藏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千禧一代藏家的踊跃参与和拍场助推,不仅是中国,更是亚洲市场备受瞩目的一大特点。以本土藏家为主导的中国艺术市场正在展开它的孵化与演变之路。
2023年,正值99艺术成立20周年,作为20周年系列专题中的重要专栏,本期“市场专家系列”,我们邀请并采访了逸空间创始人刘运峰,基于他对国内艺术市场和收藏变化的观察,来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现状及未来的走向。
刘运峰
逸空间创始人
Q&A
Q = 99 艺术
A = 刘运峰
脱离自身的文化,便失去了生命力
Q
从现在拍卖市场的表现来看,不管是东西方艺术,买家还是会受限于自己的文化和自身价值认同。我们的拍卖和艺术家是否应该根植于我们自己的系统?对此您觉得中国藏家在收西方艺术家的作品时是不是应该更为谨慎?
A:目前国内的艺术品拍卖公司主要的经营品类是中国文物和艺术品,相对比较单一 。作为企业,深耕本土、做出自己的特色没有错,但国际化应该是国内拍卖公司后面要走的路,毕竟那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而对于艺术家来说,你所处的具体语境和创作息息相关,很难脱离自己的系统。创作如果脱离了自身的文化,我觉得就失去了生命力。对于中国藏家来说,不管收藏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还是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关键还是要有自己的脉络和定位,围绕自己的线索来进行收藏。
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现场
2023
Q
二级市场可以被看作市场下游的热度指标,有相当高的参考性。根据2023年初纽约、伦敦、香港等地拍卖公司的实际销售成果来看,今年国际与国内艺术市场的热情正在消退。您认为买气低迷、交易量大幅萎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A:从上半年的数据看,今年全球的艺术品交易额度都下降很多,缩减了约四分之一。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和经济方向的不明朗,使得大家对未来信心不足。买气低迷是个恶性循环,导致藏家不愿意把精品拿到市场上交易,而市场上如果没有精品,就激起不了重要买家的购买欲望,从而导致交易量和交易额都大幅萎缩。
苏富比“龙途:刘益谦与王薇伉俪收藏精选”专场拍卖现场
2023
佳士得上海十周年拍卖现场
2023
Q
2020年初的疫情爆发对艺术市场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全球销售急剧下降。然而,在这三年中,国内艺术市场自给自足的内循环在哪些方面表现出相当的弹性?
A:三年疫情影响了大家的方方面面,改变了很多人的生命轨迹。当旅行受到限制、聚会变得困难,必然影响人们购买艺术品的需求;但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又是另外一番景象,虽然二级市场整体还是萎缩的,但现当代板块却是持续地增长,一级市场更是从2019年开始,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很多早先持续耕耘的画廊,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从很多画廊一画难求、需要配货,再到异地开设新的空间,这些大家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国内画廊在这三年不管是外部的影响力还是内在的合作代理机制,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富艺斯香港“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拍卖现场
2023
嘉德香港秋拍 拍卖现场
2023
Q
您如何看头部艺术机构利用垄断性地位加重其在亚洲市场的曝光率和占有率?面对“全球化”景象,国内本土艺术市场又该如何发挥在地性?
A:头部艺术机构实力雄厚、影响力大,拥有全球的客户资源和配置,他们在亚洲市场攻城略地,甚至都有了“国内美术馆沦为西方画廊展示厅”的讨论。作为国内的本土艺术机构,不管是拍卖公司还是画廊,首先都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然后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千禧世代新藏家的入场
Q
由于国内国内一级市场出现的时间滞后,面对近两年经济下行,市场分化的不完备、二级市场的“热钱”向成熟传统的艺术品领域流通的倾向等局面是否会有所改变?
A: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藏家开始选择在一级市场购买偏年轻的艺术家作品。
Q
根据您对艺术市场的观察,审美和价值观与之前世代藏家不同的年轻一辈,他们进入收藏的途径以及收藏风格有什么不同?他们建立收藏体系的着力点是什么?
A: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年轻一辈进入艺术品市场的藏家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国外受教育的比例很高。他(她)们往往具有国际视野,会把收藏放在全球范围来比较和衡量,也更有意愿收藏和他们年龄相仿的艺术家作品,陪伴艺术家共同成长。
“幻/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展览现场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上海冉起当代艺博会展览现场
2023
Q
千禧世代新藏家群体对艺术市场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与90、00后新兴艺术家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A:我觉得突出的表现主要有两点:首先他们开始切入收藏的时候就很多元,不仅仅局限于线下交易,线上同样是重要的购买渠道;其次他们更愿意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收藏,从而影响和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些共同的话题和成长背景使得他们更愿意和同龄的艺术家交朋友,对他们来说,在一起交流和探讨变得很重要,而并不仅仅满足于收藏艺术家的作品。这其实也是上个问题所说的,年轻藏家群体和艺术家共同成长。
中国画廊的锤炼与布局
Q
逸空间选择和代理艺术家的标准主要是基于什么?怎样判断一个艺术家的后续职业发展以及他的收藏受众?
A:逸空间成立于2012年,画廊致力于以东方美学为线索的架上艺术推广并发掘新观念、试验性艺术形式。画廊在选择和代理艺术家时,他们持续的职业状态、创作和生活的关联性等都是重要的依据。
卞少之《万化生乎身之一》
布面油画,225 × 300 cm,2021
逸空间 卞少之个展“黑色的眼珠,韧性的睫毛”
黄靖杰《山间》
绢本设色,140 × 70 cm,2022
逸空间 黄靖杰个展“薄山”
Q
作为逸空间的创始人,您认为实体画廊的本职工作除了为艺术家提供展示空间,还具备怎样的不可替代性?
A:画廊是个传统行业,实体空间除了可以给艺术家带来不可替代的呈现之外,从观者的角度来说,现场的体验感特别是那种引发共鸣、直击内心深处的感受、人类独特的精神愉悦感等等都是无法取代的。这也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下,购买艺术品依然要去看原作,而不仅仅凭借一份PDF就可以了。这是这个行业的优势,当然也存在很明显的劣势。
张科学个展“春天:旁白” 展览现场
逸空间 2023
潘剑个展“蒸汽彩虹” 展览现场
逸空间 2023
Q
逸空间的选址远离了北京、上海等具备丰富艺术资源和国际交流机会的城市,反而选择植根于南京的原因是什么?您如何看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A:逸空间最早成立的时候,南京的当代艺术氛围还很虚弱,我们最早是从经营水墨艺术品开始的。南京是中国水墨的重镇,许多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水墨艺术家在这里和我们展开合作。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硬件的不断完善,逸空间逐步转变成为当代艺术画廊。
我认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代艺术发达的城市,一定是一个成熟开放的现代化大都市。中国当代艺术正在逐步影响各个城市的面貌,去美术馆和画廊看展已然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
逸空间展位 2023
Q
随着今年各大艺博会相继复苏,作为画廊创始人,您选择艺博会出于什么考量标准?您如何看国内艺博会在这二十年间的转变?
A:选择参加博览会的目的很朴素。作为一家在南京的当代艺术画廊,本地的藏家资源毕竟有限,通过博览会可以认识更多的外地藏家,达成更多的销售,对画廊的宣传也是非常的重要。国内博览会这些年从小到大、从少到多,逐渐形成了多个品牌并各有特点,艺博会越来越多地成为画廊重要的销售平台。这也和国际几大品牌博览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
Q
伴随国内艺术生态的变化,与二十年前相比,国内画廊生存模式的发展进程是怎样的?
A:国内艺术品市场很多年都是拍卖公司在主导,画廊势单力薄,很多功能都由拍卖公司取代。经过近十几年的努力,国内画廊发展很快,规模逐渐壮大,形成了多家各有特点的品牌画廊。画廊的影响力也逐步提升,朝着更加规范化的现代企业方向发展。
“99艺术二十周年”相关阅读
编 辑 人 员 | |
Editorial Board | |
撰文、编辑 希子 版式设计 Alien 图片致谢 本刊资料库及逸空间 | |
本文为《99艺术》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告知转载事宜,侵权必究。 |
A4美术馆15周年大展 | 大卷伸嗣:那些转瞬即逝的“存在”
点击图片关注 @ 99 ART 公众号
获取更多当代艺术
资讯&观点&收藏知识
[ 商业合作,请联系 ]
99BJ@99ys.com
常年法律顾问: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 © 2023 99ART